"); //-->
================================================
何立民:“我为什么要写《从资本经济到知识经济》”
这儿年经常有人常问我,最近干什么呢?我总是模糊地回答说,写点东西。《从资本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本书由北航出版社出版了,我终于可以明确地回应大家,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10年前,在醖酿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我正在进入一个巨大的、前所未有的领域,即源于集成电路,始于微处理器的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这是一个远远超出18世纪工业革命的伟大事件。然而,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远远没有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直观感,它的隐蔽性、专业性,让许多经济学家、未来学者失之交臂。
阿尔文•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农耕文明”浪潮、“工业文明”浪潮与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第三次浪潮”。26年后它在《财富的革命》一书中,把“犁、生产线、计算机”作为三个浪潮的三个财富体系,似乎触及到了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的核心力量—计算机。然而,他在书中写道:“今天,全世界共有8亿多台个人电脑,…电脑微处理器远远超过了5000亿个。许多微处理器中所含有的晶体管(开关装置)有超过了1亿个。”托夫勒象许多专家、学者一样,并没有追问那剩余的4900多亿个微处理器那里去了。幸运的是,所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界的人士都被卷入到那4900多亿个微处理器的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的漩涡之中,领略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神奇与奥妙。十多年来我一直追寻那神奇、奥妙背后的东西,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成熟的书。时间的紧迫感使我不得不在基本观念业已形成的情况下推出这本。余下的时间里,我将力争用三本书的篇幅来详细地疏理本书中的观点,以弥补本书的不足。
在这里,我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马广云同志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付出的幸勤劳动;感谢北航出版社的老社长许传安,使我在以离开高校教学战线后仍然能战斗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漩涡之中;感谢现任北航出版社社长张德生,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审读这本书稿;感谢杂志社同仁们的在岗位上主动积极的工作,使我有较充裕的时间可以用于写作;感谢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的专家们,使我有机会与众多领域的众多专家们交流思想。最后还要感谢本社的黄欣娟,她把这本书稿转成了电子摘要版,读者可以在网上看到这本书部分内容。
![]() |
何立民教授专著《从资本经济到知识经济》出版和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产业革命、生活方式革命的视角,从理论上论述了人类如何从资本经济时代走上知识经济时代。全书共分三篇,即“知识学基础”、“知识经济探索”和“社会问题思考”。
“知识学基础”讲述了知识的基本概念,人类智力的知识行为本质,第三种知识形态,人类知识发展史,知识的分离性、集成性、非线性发展规律。
“知识经济探索”讲述了现代计算机产业革命、知识经济的产业分工与扇形产业结构、知识平台的全球化经济、虚实交互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理性批判。
“社会问题思考”讲述了人类三次浪潮的巨大变革、巨大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强化的人工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中人类的另类进化、人类智力替代的边缘化进程、霍金教授世纪难题的试解。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