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3月,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的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主题讨论会上,有人介绍了电子书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电子书包,某地区政府也在积极参与,理由是现在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书包很重,书的价格也越来越贵,高中教材基本部分400多元,还有大量的教辅读物(少则几百,多的可能要数千),大学500多元是基本教材,当然教辅的选择就更多了;使用电子书虽然需要一次性的硬件投入,但电子教材的价格自然就少的多了,还有学生可以阅读更为广泛书籍,这自然是普通书不能比拟的,看似电子书优势不言而喻。
但是,如果电子书维修难和维修贵的问题不能解决,我希望我们的主管领导还是把电子书包的计划先放一放。学生毕竟和社会用户不一样,一是大量使用,那问题一定会比现在的要多的多,二是学校环境变化大,前不久某国际著名的PC品牌就抱怨学校蟑螂很多,使得他们电脑故障不断。三是价格敏感,每年500元的基本教材费,不是学生还不得不购买二手的书,甚至复印教材,那么动则500-600的维修费,怎么能够了得呢。有专家统计,电子书成本的40%是来自于这个E—link屏,这种技术是由国外公司来掌握的,如果我们只一味的发展电子书的应用,而忽略掌握电子书关键技术和其制造能力,那就失衡了。其实电子控制部件选择的方案比较多,国产芯片的方案也逐渐成熟,软件基本上掌握了,电子纸(屏)是关键。试想,一旦电子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尤为是学生用品),而我们生产厂家无法完全控制和维护这个产品的时候,那就被动和晚矣了。
何小庆
2010年8月29日于海淀中关村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