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到2009年对于我来讲,有许多美好和难忘的回忆。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段,也是经历的最长久和印象最深的,仍让我时常想起和触摸到的,就是2002之后5年中我不经意地走入了中国Linux 智能手机研发领域,之后我也渐渐对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计的热情也只增不减,也因此结交了圈内的不少朋友。
大约是在2002年下半年,我和公司(麦克泰软件)就陆续接到美国Montavista 的一些邮件,我们是他的代理商,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和Motorola 北京手机研究中心的一些问题的沟通,也许是语言的问题吧,我也就这样想了。了解后发现这是个很大,很新的项目,用Linux 作智能手机的OS ,而且使用的是Intel Xscale CPU(现在已卖给Marvel) ,这一改MOTOROLA 过去一贯只使用freescale(是Motorola 拆分出来的半导体公司)惯例。intel 非常重视这个机会,派了专人负责和支持。Montavista是硅谷一家嵌入式Linux公司,当时只有200余人,国内没有支持团队。我们从事RTOS已经10年的经验,一般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应付,但是此次非常困难,重要的原因是无论是芯片还是 Montavista Linux OS 都不是测试完善的产品,基本上是Alpha和Beta 的版本,包括驱动程序、OS和应用都需要测试和验证的过程。但是为了赶时间,Motorola ,Intel, Montavisa团队是一边开发,一边测试,一边发布,其难度可想而知。支持Motorola的过程,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到了Linux 手机开发精髓,其中USB驱动和文件系统的问题是印象比较深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些经历为我们帮助国内手机公司自己开发Linux 手机奠定了基础。
2003年Motorola 的Linux手机的开始声名斐然,A760 成功后,相继推出E680 和最为辉煌的A1200-也就是著名的明手机,但是技术核心基本元素是MontaVista Linux Consumer Electronics Edition 3.1,即Linux/armv5tel 2.4.20_mvlcee31内核,Intel公司 mainstone_pxa27x CPU, Trolltech(奇趣科技) QT/E(或者Qtopia)和Sun公司J2ME。
2004年以后,国内手机厂家和设计公司闻风而动,先后有大唐移动,东方通信,ZTE,联想,TCL,德信,龙旗,e28,康佳等十余家采用类似的技术方案设计Linux 手机,还有采用韩国mizi的中电赛龙,海尔和TCL以及飞思卡尔半导体的方案的宁波波导,当然还有基本自主研发的上海禹华,有一点相同的是图形界面都是 QT/E(当时是GPL开源软件),采用Montavista Linux方案的,我们帮助集成了Qtopia Phone的版本,这个软件是在QT/E图形界面的基础集成了PDA和电话应用。
虽然是经历了Motorola Linux 手机开发过程,但是我们还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解决了OS的驱动问题,遇到了电话接口问题,还有电源管理问题,最让手机公司费时,费人的是 Qtopia ,这个软件原本是为Linux PDA 设计,改造到手机里有着非常大的工作量,到了2005年奇趣发现中国巨大的市场和许多技术问题后,不得不自己招兵买马成立了公司,才得以缓和我们的压力。 2005年3月,ZTE的E3 面世,人们期待已久的国产Linux手机才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到了2007年大约有近10余款Linux 手机,不外乎是基于Intel PXA27X 和TI OMAP730 两种,软件基本都是上面的配置,采用后者,因为处理器的性能而没有采用Qtopia ,只使用了开销少的QT/E,还有像E28设计所使用私有图像界面的公司。总体讲,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e28,龙旗,中电赛龙和禺华这几家设计师的能力要高出一筹,ZTE在手机公司里面的能力是最强的(当时华为还没有手机业务呢)。
无论是怎样的努力,Linux手机除了Motorola在中国大获全胜以外,其他没有哪家中国公司能够有好的业绩,这从支付的Qtopia License 费可以看到。究其原因,设计方案不成熟,难度大耽误了产品上市时间,错失了良机,当然也和我们支持团队技术能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也颇为遗憾和惭愧,结果为之后多数国内手机公司转型MTK手机方案打下了伏笔。2007年以后,国际产业界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相继成立了以法国电信主导的LIPS 联盟和以Motorola等手机巨头主导的Limo 基金会,但依然无法挽回Linux 手机的败局,苹果公司的iPhone一路高歌猛进,占领不少智能手机的市场,微软Windows Mobile稳定上升。直到2008年谷歌公司推出Android 手机SDK后,Linux手机市场才重新升温,过去我熟悉的不少Linux手机高人,纷纷转投Android ,与中国移动合作OPHONE的搏思通讯的团体就是来自原Motorola北京研究中心,联想移动在多年潜心研究Linux手机后,推出O1手机,也应该是长期Linux手机研发的结晶。Intel 因为移动互联网也卷入Linux 浪潮,开放的Moblin 项目也颇具规模,可惜的是,我和公司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机缘重回Android 平台上,也是一大憾事。
当时我们在这个项目有大约10余人的团队和Montavista北京研究中心的几个员工,之后他们都陆续离开公司,实习的研究生多数在著名的手机企业找到工作,其余的有转入半导体公司从事Linux驱动开发,还有到了嵌入式Linux培训机构,研究所和学校做了老师。国外的合作伙伴们,嵌入式开源专家 Bill 先生是Montavista 市场总监和我们访问过多数手机公司,后被任命为LIPS总经理,现自己创办Linuxpundit.com从事开源软件咨询工作,奇趣的David(自称 DVD,中文讲的很好)在Nokia工作,Intel,TI,Marvel,Freescale的许多朋友们,还有我的老朋友Montavista的 Jim ,香港Raymond和台湾Julian,后两人都相继离开Montavista公司,但是共同点是大家都没有放弃嵌入式系统和Linux 这个事业。留在公司的同事们继续嵌入式系统工具和软件销售和服务的工作。我由于个人的原因在2008年初离开公司一线的工作,转而投身嵌入式系统公益性事业,在2008年底参与发起成立了嵌入式联谊会。朋友们大家至今保持联系。每当我和曾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相遇聊起往事,都倍感亲近和留恋,祝愿 Linux手机一路走好,祝愿中国手机成长壮大。
附图:中国Linux 手机一览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